close
昨晚在公視播出的紀錄片,記錄了壹傳媒在台的發展史。其中固然有蘋果日報/壹週刊的爆紅,也有壹電視的挫敗。

對於腥羶色的蘋果日報/壹週刊我向來並無好感。直到雨傘運動時,黎智英親自參與、最後還辭去壹傳媒集團董事長等職,我才對這人有些佩服。——黎智英的對外說法是,他愈是積極參與民主運動,就愈不適宜與媒體關係太密切,以免大家覺得壹傳媒是他的傳聲筒,引人厭惡。以實際利益來看,黎智英身為媒體人,勢必要捍衛民主,否則哪來的空間踢爆求真。而辭去董事,也是意在切割,想要保住壹傳媒。但不管中間多少的商業計算,我還是佩服他敢於出面反對中共,儘管他不是有品的媒體人。——

至於這部紀錄片,立場一面倒向壹傳媒,要看的人可要做好心理準備。

2000年,黎智英把壹週刊、蘋果日報帶到台灣。蘋果以回應市場需求為由,在頭版刊載腥羶色的頭條、以狗仔跟拍的方式滿足群眾的偷窺欲。當中不是沒有爭議跟反對聲音,但是這種重口味、偷窺式的報導讓蘋果大賣,台灣媒體沒有堅守立場,反而有樣學樣,向下沈淪。壹傳媒風光一時,甚至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一度有機會買下中時集團,但沒有成功。黎智英另闢蹊徑,發展壹電視,這次,他受到NCC打壓。砸下數十億後,壹電視仍無法在有線頻道播放。2012年,黎智英決定退出,將臺灣壹傳媒出售給蔡衍明、辜仲諒。買主蔡衍明(旺中集團)背後的中資讓一樁商業買賣充滿政治煙硝,金管會也要求辜仲諒(中信金)退出。當時也有疑慮,是中共透過台商收購壹傳媒,最終會影響輿論,傷害台灣言論自由,因此引發反媒體壟斷運動,抗議併購案將使新聞媒體可能遭到臺灣財團甚至中國勢力控制。台灣蘋果日報工會也起而抗議,以「踢爆直擊、揭弊求真」的口號要求編輯自主。發展至此,捍衛新聞自由的重責大任荒謬地被一個狗仔媒體扛起。

壹電視最後在2013年賣給了練台生(年代集團)。蘋果日報和壹週刊仍屬於黎智英。總編輯說他們的「踢爆」除了腥羶色,其實也有嚴肅議題,只是每次嚴肅議題出刊,銷售量就會下滑,「就像每天吃健康食品也是會吃不下去。」所以他們試著平衡各種議題的比例。在我看來,期待嚴肅議題的讀者本來就不會是蘋果跟壹週刊的讀者。至於意在腥羶色的讀者,當然也不會去看嚴肅議題。如此分析有點倒果為因了。蘋果日報/壹週刊的員工們幾乎都以市場需求為由閃避自己的道德責任,但是所謂的市場,口味不會單一,蘋果日報/壹週刊選擇了某一群讀者(編輯自主),豈能以此為由逃避道德責任。就像柯P雖然抱怨民眾就是愛聽愛看跟他太太有關的話題,只要他提市政,點閱率都很低;但如果柯P因此疏於市政像話嗎。導演再怎麼美言有加,狗仔媒體還是狗仔媒體。真要說,應該是台灣的民主和(有時有點無限上綱的)自由讓狗仔媒體得以發展,蘋果在港難免逐漸凋萎,在台卻仍能茁壯,台灣人自己要多珍惜這份自由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tusea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