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PBS的紀錄片,導演是Terri Randall。

2015年,新視野號(New Horizons)飛抵冥王星,傳回拍到的照片。拍完照的新視野號將繼續飛行,通過古柏帶(Kuiper belt,彗星帶),探索宇宙更深處。

2006年,也就是新視野號升空的同一年,國際天文聯合會把冥王星踢出太陽系行星的行列。在會議上,太陽系行星得到定義(註):

1.依軌道繞太陽運轉(is in orbit around the Sun,)
2.有足夠的質量,透過自身引力達到流體靜力平衡(近於圓球體的形狀)(has sufficient mass to assume hydrostatic equilibrium (a nearly round shape), )
3.清理了軌道附近的其他天體(has "cleared the neighborhood" around its orbit)

根據影片的說法,因為冥王星質量較小,做不到第三點,所以就被打成矮行星(dwarf planet)了。美國人還因此上街頭抗議。冥王星這麼遠,遠在太陽系的邊緣,用哈伯望遠鏡也看不清楚,就算不是行星也還在太陽系裡,卻有這麼多人為其抗議,好妙。倒是讓我想到前陣子讀到的一段話: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陽明,傳習錄)

當時心裡一陣毛。王陽明這話,不是跟量子物理的世界裡,「在現象被觀察之前,無一是實在的。」互相印證嗎。箱子還沒打開前,沒受到觀察的貓,處於一種亦生亦死的疊加狀態。沒看到花之前,花處於存在與不存在的疊加狀態。物理和哲學之間原來有蟲洞嗎?真可怕。

離題了。所以,尖端科技的結晶——新視野號,懷著讓冥王星「一時明白起來」的目標,飛行了九年多、離地球近五十億公里。我必須說,現在地球科技的成就真是太了不起了。團隊不但精準計算新視野號的航線,還能在「發現」原來冥王星的月亮有五個的時候,重新計算安全航線,幫助新視野號免於被擊毀的命運(因為太空船高速航行,這些月亮散射的太空微粒,可能穿透船體,嚴重損毀新視野號)。於是,克服重重困難後,這是其中一張傳回來的照片:

Pluto 圖片來源:NASA 大的是冥王星,小的是Charon,冥王星最大的月亮。

pluto2
冥王星系統。

pluto3 根據新視野號所拍攝到的真實照片所製成的動畫,記錄了新視野號最接近冥王星的時刻,及此後漸漸飛離時所看到的景象。圖片來源:NASA

NASA網站上有許多冥王星跟新視野號的資訊。NASA也在Youtube上發表了一系列介紹冥王星的影片,"Pluto in a Minute",有英文字幕。

關於冥王星的一些有趣事實:
1. 冥王星的體積是月球的三分之一。
2. 我們在冥王星上面的體重大概是在地球上的十五分之一。
3. 陽光需要5.5小時左右才能到達冥王星。
4. 冥王星的表面溫度在-228 至 -238度C之間。
5. 冥王星主要由岩石和冰所組成。
6. 冥王星有稀薄的大氣層,含有氮氣、甲烷、一氧化碳。
7. 冥王星自轉一周(一天)要花費153小時。
8. 冥王星公轉一周(一年)要花費248年。(一輩子都過完了還過不到一年……)

註:Wiki, IAU definition of plane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tusea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