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lbert, Elizabeth, 2014, 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黃靜雅譯,台北,遠見

「菊石沒有做錯什麼,牠們的幼體原本可像浮游生物一般,一輩子優游自在,四處漂游,順便散播物種,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然而,到最後,這竟然成為牠們滅亡的原因。」(p.109)

有時一本書讀與不讀,真的就因為翻開來的那一頁上面寫了什麼。把上面這段話讀完時,我的好奇心已經完全被挑起,就這麼啃了幾百頁的書。菊石化石的照片隨處可見,研究菊石四十年的蘭德曼卻說,「無法確定牠們長什麼樣子。」他「覺得」菊石應該喜歡二十到四十公尺左右的水深、游泳游得不快、過著安靜的生活。在小行星撞地球、恐龍大滅絕的同時,海洋生態系也遭到嚴重破壞。其中,孵化出來的菊石幼體無法移動,只能在水面附近隨波逐流;而鸚鵡螺孵化期將近一年,孵出來的小鸚鵡螺在水底深處游動覓食。或許海洋表面的毒性讓菊石幼體無法存活,而海水下方的情況比較不嚴重,所以小鸚鵡螺可以倖免於難。

這種誰是倖存者的事,完全是隨機。所以恐龍成為主宰,或人類成為主宰,只是在一連串事件中,趁勢崛起的結果。當然,隨著一路閱讀下去,我們就會在作者宛如國家地理頻道節目的書寫中,發現人類活動的威力顯然已經直追白堊紀的小行星撞擊,快要把別的物種,連帶自己,一起滅了。正常情況下,物種難得滅絕,滅絕率是以「滅絕物種數/每年每百萬物種」來表示。但是這種「相對安全的狀態,每隔久久一段時間,就會因為極高的風險而中斷。」這極高的風險構成了大滅絕--全球規模的、顯著比例的物種消失。而這一次的大滅絕,顯然將由人類來啟動。

或是該說,已經啟動了,只是還沒結束。

雖然閱讀過程中偶有敘事冗長、抓不到重點的感覺,但不管是對古生物有興趣,或是想更了解生物多樣性,或是對章節中的某種生物有興趣,或是好奇生物研究員平常都在幹什麼,從各種角度來看,這本書都值得一讀。作者從已經滅絕的古生物談起,漸漸追蹤至瀕危的物種,最後兩章,談了人類。盡可能的寫實描述只讓人在思索到不久的將來之時更加不寒而慄。我想,作者是要我們珍惜我們能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這份偶然,然後,盡可能的延長這個偶然存在的時間,而不是瘋狂地邁向自殺之路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tusea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