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四月了才許新年新希望有些太晚。但的確是現在才想到所以也沒有辦法。

有人說房間反映了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所以我的心現在很混亂。整理東西一直是我的罩門,今年的新希望,是希望過著清爽、不要再花時間找東西了的生活。

這是去年英國《每日郵報》九月的舊聞。德籍攝影師Corinna Kern花了一年的時間,拍攝了生活在英國倫敦的囤積狂George Fowler的住所,最後的作品就是《喬治的居處》(George's Place )。

George Fowler

George Fowler2

圖片引自: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751461/Welcome-George-s-Place-Photographer-moves-compulsive-hoarder-72-document-condition.html

喬治經歷過二次大戰,在自己的屋子裏堆滿了33年來的「收藏」:撿來的雜物。攝影師說喬治和雜物間有一種異常的親密。喬治的囤積行為是對戰後社會大量生産和過度消費的一種反應。他常去便宜商店(99-pence shop,類似我們的10元商店或大創)買「物超所值的好東西」,也會在慈善商店購物。他帶著塑膠袋走在路上,隨時準備撿拾物品。他的房子有四間臥室,卻無處落腳。年逾70歲的George,和台灣的新聞中囤積舊物、被鄰居抗議的老人形象,很容易重疊。曾經匱乏的生活,也許讓他們對於「擁有」有著不尋常的執著。

囤積狂被歸類為強迫症,但也有醫生不同意這樣的說法,認為囤積狂更像是人與物品之間的關係的失調。我們一直比較在乎人際關係,倒很少探討人與物的關係。這幾年比較頻繁地看到囤積狂的新聞,大多是老人,但也有其中一則是因此離婚的新婚夫婦。以前倒是很少聽聞囤積狂。可能是因為在二十世紀以前也少有人可以擁有遠超過所需的物品,而有此特權的富貴通常也養了一群人來為他們從事物品管理。也可能是因為現代人口稠密,住得近,鄰居的囤積癖常常變成公害。也可能是因為消費時代裡形形色色的產品讓我們的判斷力失準,很難分辨是否需要,因而購買、暫存,最後囤積。也可能是日子久了,物品和人的生活產生了某種情感上的連結,反客為主,沈默地控制了人們,讓人們丟不掉。

我常常聽到夫妻抱怨另一半,發現先生抱怨太太是購物狂、太太抱怨先生是囤積狂的比例,遠高於相反的情況(先生抱怨太太囤積狂、太太抱怨先生購物狂)。當然抱怨通常只是指出對方有此傾向,不見得到病態的地步。至於這種事是不是真的男女有別,那就不得而知了。

我覺得自己也有囤積的傾向。衣櫃裡有十多年前的衣服,書櫃裡有第一次出國的機票,有留存文件資料的習慣。收納是一種天分。有些人能把一堆廢紙袋或是舊罐子擺得跟展示品一樣,有的人可以把高價買來的東西塞得跟垃圾一樣。我最近努力地看了一疊收納布置類的書籍。但不管我換什麼方式收納,都擺脫不了空間不足的命運,只能承認真的該好好決定某些東西的去留了。

在固定的生活空間裡,需要的東西也是固定的。消耗品定時補充就好。非消耗品,應該保持進出的平衡。有丟,再有買。物品的分類不只是從買來的時候做好,而是每次要物歸原處。

與其滿盈,不如留白。

這是我給自己2015年的功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tuseater 的頭像
    lotuseater

    泝流光

    lotusea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