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BC的紀錄片。看完就得跟下午茶說再見了,所以別看比較好(毆)。跟《胖子該怪誰》算是同一主題的探討。《胖子該怪誰》聚焦在高卡路里食物,《減糖大作戰》討論的是糖。

導演的著眼點在於,糖不會讓你飽足,容易過量攝取。但糖又很容易轉成脂肪,讓人發胖。他找來四個志願者加入了六周低糖實驗,各自設法讓每天的糖的攝取量不超過6茶匙(1茶匙≒5g)。然後實驗前後各做了一次健康檢查,觀察其變化。這些志願者都因為高糖飲食而過胖,然後就成為心臟病、脂肪肝、第二型糖尿病的高風險族群。

影片中的糖指的是精煉糖,但是水果中的糖份不被算進攝取量。食物中糖的來源有三:

一、甜食:一個很有趣的事實是英國人的糖分攝取量為全歐之冠。不知道跟下午茶文化有沒有關係。

另一個有趣的事實是,一些我們認為比較「好」的糖,如蜂蜜、紅糖、楓糖等,一樣被算進精煉糖,被視為有相同的殺傷力。當然這是從熱量的觀點來看。至少我還是認為蜂蜜紅糖等等含有一些額外的營養。水果的糖份沒有被列入,也是因為水果除了含糖還有維他命、礦物質跟纖維。但是我認為,台灣水果甜度都超高,實在應該列入計算的。

二、鹹食:尤其是即時餐跟食品。一份泰式炒麵含糖9.5茶匙。一碗鹹味早餐穀片含糖3茶匙。一份糖醋雞肉飯12.5茶匙。就連番茄湯都加了糖,為了增添風味,為了讓消費者喜歡。片中導演採訪了廠商研究室,告訴我們廠商如何透過實驗找到甜度的「極樂點」,也就是讓消費者回味無窮的甜度。食品業者因此被小小批評了一下。總之,愛下廚的人有福了。畢竟只有自己煮,才能徹底控糖。片中也直指人們容易忽略的醬料,往往裡面藏了許多糖。

基本上鹹食的部分告訴我的只是早就知道的事實。而且看的時候還有一種些微的不屑。畢竟台灣餐點甜中帶鹹、鹹中帶甜的運用臻至化境,所以像片中食品或是餐點標示含糖量應該是不可能實現的。光是一顆肉圓的糖鹽互動,大概就會被列為商業機密。而攝取高熱量食物(在本片中就是高糖食物)卻是生物本能。雖然不太想承認這個事實,但如果我們放任自己滿足慾望,就是吃出各種病……當人真的好辛苦,一直處於各種拉鋸。

三、汽水(含糖飲料):含糖飲料的問題也常常在新聞上看到。不過聽到一瓶薑汁啤酒裡有20茶匙的糖時還是很震撼。如果把酒精的熱量也算上去,不知道威力有多強。一罐果汁(看起來大概是500c.c.)是8茶匙。500c.c.的草莓加味水裡有6茶匙,剛好是一天的攝取量。

果汁跟水果到底差在哪裡呢?一個被算進含糖飲料,一個卻被排除在糖分攝取之外。答案就在纖維質。纖維帶來飽足感,簡單的實驗告訴我們,平常人吃了一顆半的柳橙就覺得飽了,卻要喝下750c.c.的柳橙汁才會有飽足感。所以水果還是生吃比較好。纖維讓糖分緩慢進入血液,含糖飲料卻讓糖份迅速流入血液,造成亢奮。

含糖飲料被指為現代人過胖的主因。因為這些飲料不會帶來飽足感,大家還是會正常進食,所以裡面的糖很容易會變成額外的脂肪。英國人平均每人每年會喝下50公升的含糖飲料。在台灣給人觀感不佳的代糖跟阿斯巴甜,卻是導演覺得可行的替代品,這一點也讓我驚訝。想來健康概念也是有地域差異的。

整體而言,減糖大作戰並不是太難打贏的戰役。至少影片中的四個志願者都順利完成減糖計畫,而且有三人把每日攝取量壓低到六茶匙以下。感覺上,吃糖雖然帶來健康風險,但卻是一種不太難戒的習慣。(當然也可能剛好這四人意志力都很強。)不可諱言,吃點甜食讓人心情好。但凡事過猶不及。看這部紀錄片的同時,我吃了一塊我最喜歡的巧克力酥片,覺得很滿足。中途的時候,我開始翻找營養標示,發現一塊的含糖量是8g,大概是1匙半的糖,跟片中列舉出的大多數食物比起來,算少的了。我想我大部分的糖攝取,還是來自鹹食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tuseater 的頭像
    lotuseater

    泝流光

    lotusea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