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該怪誰是BBC的紀錄片,共三集。之前在公視播出。對於胖子該怪誰,導演略過理所當然的答案(胖子啊!),訪談了英美業者、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從歷史和政治的觀點切入,企圖釐清食品業者和政府在肥胖情況中應該負起的責任。此處的肥胖(obesity)指的是因為過重而產生健康風險的狀況。

簡單摘要一下。三集間連續性其實不強,只挑自己有興趣的集數看也可以。

第一集:講述美國玉米大量栽種使得玉米糖漿崛起,以及食品工業對飲食肥胖化的影響。

美國當時因為蔗糖進口限額,糖價上升;因此國內出產的玉米糖漿和高果糖玉米糖漿成了較便宜的替代品,為了控制成本,美國的加工和大量生產食品、糖果、汽水及果味飲料都經常使用它們。玉米的大量栽種促使廠商發明食品,正餐之間的零食種類變多,人們的飲食習慣改變。而越甜,消費者越願意消費。

在食物中加入玉米糖漿,可以軟化質感、增加容量、防止糖分結晶以及加強風味。在商用食品中,玉米糖漿主要被用作增稠劑、甜味劑及保濕劑(保鮮用)。(wiki)

第二集:速食業者是肥胖推手。業者的1.快速櫃台服務 2. 加大份量 3.讓消費者覺得買越大越划算的套餐組合,讓高脂高糖的外食成為日常飲食的一環,也造成消費者過量飲食。

這一集的內容跟幾年前的另一部紀錄片麥胖報告(Super Size Me)多有重疊,可以相互參照。

第三集:食品業者跟政府的攻防,以及食品業的行銷心理學。飲食的政治學?我個人蠻喜歡這一集的,導演從政治觀點探討了食品業者以工作機會挾持政府,讓政府無法通過不利食品業者的法案。

當然紀錄片中提出許多數據強化導演的觀點。種種行銷手法的分析也讓人很受用。但因為觀點單一,所以可以批判的地方也很多,譬如說熱量並不是食品中最危險的事實(台灣的食安問題給我們上過很多課)。

至於我最贊成的是某位研究者所言:「熱量是生物賴以生存的必需品。動物只要有機會就會多吃,儲存熱量。因此看到食物就在眼前,卻要人不去吃,根本是違反求生本能的事。」真是至理名言。

概括來說,食品業者應負起這些責任:第一,他們應該讓資訊透明化,讓消費者知道自己吃了什麼下肚。第二,他們不應該用不合理的定價方式,誘使消費者買更多食物。譬如小杯定價高,加五元卻可升級大杯。第三,他們不應該誤導消費者,讓他們買下不符期待的商品。片中提到「健康光環」,便是典型的手法:食品業者強調食品中的健康成分,做成主打廣告,譬如說含天然果汁,但果汁含量可能只有5%,或是有機燕麥餅乾,但有機燕麥可能是食品當中唯一的有機成分。

但這些責任我們也不可能期待食品業者自己達成,所以政府的責任即在於監督規範業者達成上述責任。希望食品業者為消費者健康把關本來就是搞錯重點。JP Morgan 2003報告指出,食品公司必須強調健康,來改進/確保獲利,即說明了食品業者在商言商的觀點。片中以紅綠燈標示法為例,指出食品業者砸大錢針對選區內有食品工業的議員遊說,讓議員為了確保區內工作機會而不敢投票通過對消費者較簡便的標示。所以政府也綁手綁腳,難以發揮應有的角色。

看到英國食品業者眼裡只有錢,沒有社會責任,而英國政府跟我們的一樣避重就輕、一樣地被食品業者耍,有一種世界一家的感覺。

所以在導演多面向的探討之後,我們找到最簡單的答案:先少吃多動吧。不過看到片中速食業者拼命提供大份量餐點,造成消費者肥胖,有一種淒涼的感覺。台灣外食價格連番上漲,便當平均漲了10元,這還不夠,份量還都減了。比較一般的手法,是減少飯量。比較無良的,總是在夾菜時再三撥弄青菜,讓一口青菜盡量鋪滿便當格子。更狠的,直接縮小便當盒的大小(要不是剛好跟別家的便當放在一起,還真的很難察覺)。今年以來,有時竟會覺得一個便當吃不太飽,這是從前沒有過的事。我們根本沒有機會因為超量而肥胖,這真不知道該哭該笑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tusea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