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後我終於從手殘進階到比較懂得怎麼使喚電鍋了。雖然現在架上多出幾本食譜,但要備齊食譜上的種種用料和調味料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漸漸養成隨意增減的習慣,所以出來的味道有時候會跟想像中差很多。現在更糟,食譜當小說看,煮飯就看冰箱裡有什麼,往實驗室料理邁進。
但偶爾也會有成功的作品。就會想記下來,下次可以複製。不過,如果大家都像我這麼懶,台灣食文化就要崩壞了。這只是懶人食譜,請不要參考。
- Mar 27 Sun 2016 21:03
電鍋版鮭魚飯
- Mar 25 Fri 2016 23:54
如歌的行板
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瘂弦的篇章。
意外的驚喜是創世紀詩社裡的管管。天哪!我讀過許多管管的詩。想不到能看到他的廬山真面目,看到他戲劇化地「演詩」。
- Mar 24 Thu 2016 23:45
紀錄片:翻轉教室—中英教育PK
BBC製作的紀錄片,原來的標題是The School That Turned Chinese。英國的博航特中學(Bohunt High School)在一場教育實驗中,找來了五位來自中國的老師,針對一班九年級的英國學生進行為期一個月的「中式教育」,並在結束時進行測驗,讓這些學生與博航特的一般生在科學、數學、中文的測驗成績進行比較。
學生換上體育服,一天從7點的早操開始。晚餐後自習2小時,7點放學。一天有12小時,學生待在學校裡。
- Mar 13 Sun 2016 14:59
我想念我自己 Still Alice
- Mar 06 Sun 2016 20:28
復仇者聯盟不相關新聞‧3
異業結盟的新頁:一風堂和漫威合作了,產品叫做復仇者聯盟拉麵。不知為何毫無違和感。大概是因為日本是動漫輸出大國吧!
- Mar 05 Sat 2016 21:28
麻辣賤諜 Spy
完全走惡搞路線,非常好笑的間諜片。跟特務行不行(Get Smart)各擅勝場。麻辣賤諜聲勢浩大,規模完全比照007系列電影,從片頭、音樂、跨國拍攝、動作場面、帥哥美女一樣不缺,亦步亦趨地模仿,然後再扭轉,讓人捧腹大笑之餘,更佩服導演誓死惡搞007的決心。
- Feb 29 Mon 2016 15:26
[GL/BL]疑犯追蹤第四季 Person of Interest S4
第四季,Samaritan取代Machine在政府的地位,同時上線,進入兩個上帝時代。同為AI,Samaritan和Machine最大的不同,就是Finch。Finch用盡心力教導Machine是非善惡(#5),甚至不惜讓Machine有缺陷。當心軟的好人對上心狠手辣的壞人,誰勝誰負,你知道的。
第三季末,為了讓組員逃避Samaritan的追殺,機器給了大家新身分,繼續處理無關號碼。許多時候還要靠機器撈黑錢或搶劫來應付開支(爆)。Reese成為紐約市警,與Fusco搭檔。Finch當上大學教授,開的課超冷門,差點被關課(笑)。Root果然是機器的心腹,只有他仍然自由來去,幾乎每天用不同的身分從事危險工作。這讓暴力寶寶Shaw羨慕得要命,因為他分到的新身分是:
- Feb 24 Wed 2016 21:05
二輪電影:高年級實習生 The Intern
茱兒(by 安海瑟薇)是成功的創業者。他一手打造的網購服裝公司快速擴充,也因此讓茱兒變成永遠在趕下一場會議的工作狂。他的丈夫為了讓他全心事業,成了全職家庭主夫,家裡有個聰明可愛的小女兒。看似一帆風順的人生,卻處在緊張的臨界點。丈夫外遇,合夥人希望他考慮聘個CEO,分擔公司管理事務。茱兒不敢揭穿外遇的丈夫,更抗拒要把自己親手打造的公司交給別人、甚至連自己都要聽命CEO的想法。
70歲的班(by 勞勃狄尼洛)喪妻後過著寂寞的生活。他參加各種活動,保持忙碌,最後因為ATF公司的高齡實習計畫,決定重返職場,還被指派跟著公司創辦人實習工作。就在大家都不看好老人跟難搞老闆的組合下,班卻以敏銳的觀察力和溫暖體貼的態度,贏得了周遭同事的信賴,甚至茱兒也越來越倚重他。班也因為在公司認識了按摩師菲歐娜(by 蕾妮羅素),展開新戀情,重新找到歸屬感。
- Feb 20 Sat 2016 20:59
Umberto Eco過世——一個不忠實讀者的衷心懷念
晚間新聞看到,Eco昨天過世了。其實要說喜歡的義大利作家,我更喜歡Italo Calvino。當年Calvino過世的時候,我只默默買下缺一講的《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卻一個字都沒寫。是年紀大了對訃聞敏感,才對Eco辭世覺得感慨?
Eco因博學而嘮叨。他的眾多作品中,我第一本讀的是《傅科擺》。初版也不知道是來不及校對還什麼的,居然連名詞翻譯前後不一的情況都有。但即使如此,三個百無聊賴的米蘭出版社編輯無心捲入自己發明出來的文字遊戲、最終因為不存在的秘密而喪命的故事還是讓我非常著迷。真相就是「無」,密碼就是「沒有」,但相信虛無真相的人卻存在、暗殺死亡真實到來。其中的虛實糾結、各種傳說和解碼引人入勝,在我看來遠勝多年後出版的暢銷書《達文西密碼》。也因此我一直對《達文西密碼》大賣、《傅科擺》卻沒有而感到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