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目: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Op.27-2,《月光》
舒曼:《維也納狂歡節:幻想小景》Op.26
(中場)
德布西:比緩版更慢的圓舞曲
德布西:《給鋼琴的》前奏曲、薩拉邦德舞曲、觸技曲
李斯特:《巡禮之年第二年:義大利》但丁讀後感
(安可:蕭邦降b小調第一號夜曲,Op.9-1)

舒曼的維也納狂歡節真是攝人心魄。向來複雜的舒曼在鋼琴家的指尖下脈絡分明,紋理細膩。如果這是降靈會,克拉拉應該會出現吧!相較之下,貝多芬的月光就遜色許多。李昀陽的第一樂章介於古典與浪漫之間,非常清新。但是到了第三樂章不知為何就交代不清,好幾句都草率帶過。彈舒曼的時候明明就展現出驚人的掌控力和聲部間的平衡——難道說李昀陽討厭月光嗎?(淚)

德布西的圓舞曲彈出了爵士風格的慵懶魅惑,輕鬆地揭開下半場的序幕。《給鋼琴的》則令人越聽越困惑——技巧卓絕、也真的很好聽,可是怎麼就是不像印象派。總覺得法國音符底下躲了匈牙利魂甚或是俄羅斯魂。

但丁讀後感是意外驚喜,比起原來預定的曲目我更喜歡這樣的安排。第一曲是月光奏鳴曲,貝多芬加註「幻想曲一般的」(Quasi una fantasia),最後一曲的但丁讀後感,卻是奏鳴曲風幻想曲(Fantasia quasi Sonata);令人會心一笑。

「巡禮之年」是李斯特紀錄自己在1835-1839年間,與達顧爾女爵(Marie d' Agoult)私奔,同遊瑞士和義大利的心情,是結合了旅行、音樂、文學與藝術的大作品。1837年,但丁讀後感寫就的同年,女兒出生。閱讀但丁神曲必然給李斯特很大的衝擊,就像但丁陷入禁忌的亂倫戀情一般,李斯特也正在經歷一段不倫之戀。如墜深淵的煎熬一位訴諸文字,另一位就訴諸音符了。單樂章的但丁讀後感以下行的三全音(魔鬼音程)為序奏,令人想起地獄篇中,地獄之門上的銘文:「通過我,從這裡直往悲慘之城,無盡痛苦,墮落眾生……來者啊!快放棄一切希望!」樂曲主要表現出地獄篇「奇怪的低吟,恐怖的呼喊,憤怒的聲調」等情景。但怪誕黑暗中也有短暫的,光一般的清美樂音。

看著鋼琴家從容不迫地彈完但丁奏鳴曲,我再次確定,李昀陽果然是超技!難怪觀眾不放他休息,硬要拍手逼出安可曲啊!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音樂會 鋼琴
    全站熱搜

    lotusea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